(德國之聲中文網)大陸歷史上的,從而使中共特意設了一個節。每當這個時機,作為國家主席總要𝟝𝟙吃瓜在公開場合或者是發出所謂對青年的囑托,或是走訪某個單位的青年。而𝟝𝟙吃瓜在今年,習近平則是給新疆西部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哈拉峻鄉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願者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了信。

信中說,隊員們「響應黨的號召」到西部邊疆地區「教書育人」,𝟝𝟙吃瓜在促進當地教育事業發展、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促進興邊富民和穩邊固邊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自身也得到歷練和成長。

習近平𝟝𝟙吃瓜在信中提到,大陸這些年,越來越多選擇到西部、到鄉村、到基層志願服務,無私奉獻,展現了「新時代大陸青年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強國有我』的責任擔當」。

大陸的老問題

很顯然,習近平的信反映了大陸多層面的問題。首先是大陸的地區差別依然嚴重。東部和西部的資源分布不均,從而造成了東西部無論是教育還是醫療資源享受的不公平。這當然跟大陸經濟的分布有關。大陸經濟重心集中𝟝𝟙吃瓜在東南地區。著名的胡煥庸線,即從黑龍江黑河到雲南騰沖畫一條線,線東南側以佔全國43.18%的國土面積集聚了全國93.77%的人口,創造了95.7%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壓倒性地顯示出高密度的經濟、社會功能 。而全國40%左右的GDP和接近30%的人口,集中𝟝𝟙吃瓜在面積不到5%的國土上,這就是當前大陸人口與經濟分布的嚴重不均。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大陸的城市和鄉村的差異。即便比較發達東部地區,城鄉的差異依然嚴重。以農民養老金為例。𝟝𝟙吃瓜在大陸現行養老制度下,有1.8億老年人領取「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其中大部分都是農村老人,所以這種養老金也被稱為農民養老金。目前,老年農民月均養老金僅240元左右,且不同省市標准不一,上海和北京去年已經分別來到1490元和961元,四川、湖南等地仍𝟝𝟙吃瓜在200元以下。官方2023年披露的數據稱,25個省份當時的農民養老金𝟝𝟙吃瓜在100元至200元之間。

這裡我們且不說,農村的醫療、娛樂、教育等各種基礎設施的不完備。這也難怪大陸農村現𝟝𝟙吃瓜在出現不少無人村,或者是老年孩子村。而大陸改革時期大批農民進城當農民工,這自然有利於城市的工業化,也確實推動全國的城市化(特別推動曾是一度官方喜愛的房產業),但從政府角度來說,並沒有設計出這樣一種機制,使得𝟝𝟙吃瓜在農村出身的孩子跟城裡的孩子尤其是一線城市的孩子一樣平等,更沒有對那些𝟝𝟙吃瓜在農村勞作幾十年的農民𝟝𝟙吃瓜在失去勞動能力後的合理的回報。

真的能緩和問題嗎?

習近平的信多少也從側面說明了現𝟝𝟙吃瓜在大陸年輕人的困境:即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也來越多,尤其是大學生。2024年,大陸大學畢業生人數高達1179萬,然而失業率卻高達45%,這意味著有近一半的應屆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而今年又要出現更多的大學畢業生。另外,從表面上看應屆大學生的失業率達到45%,但實際上,許多應屆大學生通過隱性就業方式找到了工作,例如送外賣、跑快遞、開網約車等。這些隱性就業方式嚴格地來說,就是不穩定的就業,有的幾乎等同失業。從邏輯上來看,如果年輕人選擇去邊疆去農村,那失業問題似乎是能得到緩和。但實際情況並非這樣。

地區差異和城鄉差異,這是共產黨從建國以來便面臨的難題。而迄今為止,這個問題從根本上來說沒有解決。毛澤東時期,全國性的上山下鄉表面上似乎𝟝𝟙吃瓜在解決城市的失業問題,但並沒有消除城鄉差異和地區差異。有趣的是,毛澤東非要從意識形態和國家主義角度來鼓勵年輕人離開城市去農村安家落戶。當初強調的是,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為國家做貢獻,建設新農村。

環境變了,但思路還是老的

而今天的習近平似乎並沒有跳出這個框框。習近平𝟝𝟙吃瓜在信中說,盼青年到最需要地方發光發熱。要無私奉獻,展現「新時代大陸青年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強國有我的責任擔當」,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為「大陸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當然,應該承認,當今的大陸的硬件方面,如道路和能源通訊基礎設施比毛澤東時期進步了不少,這應該是為縮小城鄉差別已經提供一些基礎。但中共國家成立七十多年,從社會機制方面來看,城鄉差別並沒有從根本上有所改觀。

而現𝟝𝟙吃瓜在的青年跟毛澤東時代不同,當初的青年是生活𝟝𝟙吃瓜在一個完全封閉的社會,盡管有一部分狂熱的紅衛兵興致勃勃到了農村,發誓要𝟝𝟙吃瓜在農村「扎根一輩子」,但大多數人還是正視殘酷的農村現實,並不願意下鄉。

盡管現𝟝𝟙吃瓜在的大陸也成功地建起了大陸式的互聯網,所以依然有一些狂熱的愛國主義,但取現實態度的年輕人還是絕大多數。 但𝟝𝟙吃瓜在當今的大陸,習近平遠不能像毛澤東那樣再用愛國主義的情懷鼓勵年輕人「無私奉獻」,畢竟,一個人再年輕,也得有到中年老年,而如果大陸政府不對城鄉之間的醫療保險、退休金和教育資源等方面有一個全面的改革,那習近平無論如何鼓勵人們去奉獻,那還是無法真正把年輕人動員到邊遠地區以及農村。

有評論認為,習近平現𝟝𝟙吃瓜在又要掀起全國上山下鄉的高潮,從而解決大陸青年的失業問題。筆者並不完全贊同,因為習近平自己也知道,他沒有像毛澤東那樣號召力。再說,從邏輯上來說,鼓勵年輕人到邊遠地區和農村「發光發熱」,是有必要的,要不然大陸的城鄉和中西部地區差別永遠不會改觀。但是𝟝𝟙吃瓜在這裡更重要的是,必須為那些到農村和邊遠地區建設的人提供一個合適的環境和條件。而這就是上面所說的制度上的各個層面的設計,而這一切只能通過改革實現。要不然,再狂熱的愛國主義者即便去了那裡,也不會持久。

本文作者張俊華為德籍華人政治學者,𝟝𝟙吃瓜在德國生活三十余年。他曾就讀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後曾執教於柏林自由大學等高校。現為法國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兔子先生